圖S1. Na5V12O32的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圖像。
.png)
圖S2. CDs/NVO的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圖像。
.png)
Figure S3.碳量子點的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圖像。
Figure S4.碳量子點的XRD圖譜
.png)
Figure S5.碳量子點的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圖。
Figure S6.C@NVO-400樣品的概覽光譜圖。
Figure S7.Figure S7.NVO和C@NVO電極的Ragone圖。
Figure S8. (a)NVO、0.025gC@NVO、0.05gC@NVO和0.1gC@NVO電極的循環性能;(b)NVO、0.025gC@NVO、0.05gC@NVO和0.1gC@NVO電極的倍率性能。
解析
圖S8:這是論文中補充材料部分的圖編號,用于在正文中引用和說明相關實驗結果。
(a)部分 - 循環性能:
循環性能是衡量電極材料在多次充放電循環過程中性能穩定性的重要指標。在圖中,它展示了NVO(未復合碳量子點的釩酸鈉電極)、0.025gC@NVO(復合了0.025克碳量子點的釩酸鈉電極)、0.05gC@NVO(復合了0.05克碳量子點的釩酸鈉電極)和0.1gC@NVO(復合了0.1克碳量子點的釩酸鈉電極)這四種電極材料隨著循環次數增加,比容量(Specific capacity)和庫侖效率(Coulombic efficiency)的變化情況。
比容量反映了電極材料單位質量所能存儲或釋放的電荷量,單位通常為mAh/g。庫侖效率則表示在充放電過程中,放電容量與充電容量的比值,反映了電極材料在循環過程中的電荷利用效率。
(b)部分 - 倍率性能:
倍率性能用于評估電極材料在不同充放電電流密度下的性能表現。圖中展示了NVO、0.025gC@NVO、0.05gC@NVO和0.1gC@NVO這四種電極材料在不同電流密度(如0.1 A/g、0.2 A/g、0.5 A/g、1 A/g、2 A/g、5 A/g等)下的比容量變化。
一般來說,電流密度越大,電極材料的充放電速度越快,但比容量可能會下降。通過比較不同電極材料在不同電流密度下的比容量,可以判斷出哪種電極材料具有更好的倍率性能,即在高電流密度下仍能保持較高的比容量。
.png)
Figure S9.開路電壓下C@NVO-400與NVO電極的電化學阻抗譜(EIS)及擬合曲線。
解析
開路電壓:指電池在沒有連接外部電路時的電壓狀態,是評估電池性能的一個重要參數。
C@NVO-400與NVO電極:C@NVO-400可能指的是一種經過特定處理(如在400度下處理)的碳包覆Na5V12O32復合材料電極,而NVO則指的是未包覆或原始狀態的Na5V12O32電極。
電化學阻抗譜(EIS):是一種通過測量電池在不同頻率下的阻抗響應來分析電池內部電化學過程的技術。EIS能夠提供關于電池內部電阻、電荷轉移電阻、擴散過程等關鍵信息。
擬合曲線:在EIS分析中,為了從實驗數據中提取出有用的電化學參數,通常需要將實驗數據與理論模型進行擬合。擬合曲線就是根據理論模型繪制出的,與實驗數據相匹配的曲線。
轉自《石墨烯研究》公眾號